联想回归初心,从梦开始的地方,构筑更美好、更智慧的世界。
2019年1月1日 10万+
扫一扫查看属于您的
黑金特权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条款及援引的相关条款,其中包含对您使用联想账号有重要影响的条款,您同意后方可使用联想账号及相关功能。您在使用过程中可随时通过访问“用户注册协议”页面了解《联想账号用户注册协议》详情及其更新。
最新更新:2024年9月12日
欢迎注册联想账户!注册联想账户将成为联想会员,即有机会参与联想的各种用户回馈、获得共享信息及其他会员专属服务(统称为“服务”)。本协议及援引的其他条款(“本协议”)构成您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和/或其关联公司(“联想”)就您注册和使用联想账户达成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如您希望注册联想账号成为联想会员,享有本网站有关联想会员的专属权益及相关服务,请仔细阅读并确认您完全同意本协议。
如您不同意本协议条款或无权签署本协议,请不要注册账户或使用相关服务。您注册账户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服务,即表明您完全了解并接受本协议。
联想账户只能由有能力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的人士注册和使用。您应确保您已年满18岁并具有达成有法律约束力协议的完全行为能力。如您未达到法定成人年龄,您应确保本协议是由您的父母或监护人代表您签署确认的。如您代表他人(例如,某个公司或机构)确认接受本协议,您声明并保证您已获得了充分的授权并有资格这样做。
如您不符合上述条件,我们有权拒绝您注册和使用联想账户。
本文件包含了适用于联想账户注册和使用的基本条款。使用某些联想服务需适用某些特别条款。这些特别条款将随同相关服务说明提供,您注册或使用这些服务,这些特别条款将成为本协议的一部分。如特别条款与基本条款不一致,则仅就这些特定服务而言,特别条款将优先适用。
您申请注册联想账号时,必须向联想提供真实且准确的个人资料或企业信息,并于个人资料或企业信息发生任何变动时及时更新。若您提供任何错误、不实、过时或不完整或具误导性的信息;或者联想有理由怀疑您提供的信息是错误、不实、过时或不完整或具有误导性的,有权暂停或终止您的账号,并拒绝您使用联想网站及相关服务的全部或任何部分。
您在注册过程中输入的姓名、企业名称和证件号码将作为识别您与联想账号的一致性的首要证明资料,您应妥善保管,不得以任何方式提供给他人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借、转让、共享或许可使用等。您理解,联想无义务核查每一账号使用的合法性,如发现对您账号任何未经授权的使用或发生其他类似安全问题,您应立即通知联想。
对他人未经授权使用您的账户,联想不承担任何责任。您应当对通过您的账号进行的以及您账号内的所有活动负责。联想不对与账户内部活动及账户所有权相关的争议进行判定。如不能确定账户的有效所有者,联想有权暂停或取消该账户。
只有正确完成联想账户注册的用户方可成为联想会员并享有会员专属服务。会员账户可用于对用户的订购及服务申请信息进行管理。会员用户也可享有某些会员专属权益和服务,例如获得积分,具体见联想发布的活动计划和方案。
联想可根据会员完成联想指定活动情况为会员提供积分。积分仅在指定期限内有效。会员应自行负责不时核对其账户所享有积分的状态。会员可用指定数量的积分兑换联想可不时向会员提供优惠或特权。这些优惠或特权的性质,以及获得该等优惠或特权所需的积分数量,由联想确定并可随时更改。除用于兑换联想通过本服务提供的优惠或特权(如有)外,积分不得用于任何其他目的或用途。积分不可折抵任何现金或费用。兑换优惠可能有时间限制或只提供有限的数量。
积分仅可在指明适用的活动中使用,不能在任何其他活动中兑换或转移至会员的其他账户。会员积分不可出售或转让给其他会员或由其他会员兑换。会员因任何原因终止账户的,会员获得的所有积分均作废。
联想仅提供本协议约定的网络服务,除此之外与相关网络服务有关的设备(如个人电脑、手机、及其他与接入互联网或移动网有关的装置)及所需的费用(如为接入互联网而支付的电话费及上网费、为使用移动网而支付的手机费)均应由您自行负担。
联想可能提供某些收费服务。对于收费服务,联想会在您使用前明确提示,只有您确认接受相关服务条款并支付费用后,方可使用该收费服务。
我们可允许您从第三方网站访问账户,或在联想网站上设置指向第三方网站的链接。这些第三方网站可能非由联想运营、管理和支持,联想不对这些网站的内容或功能的准确性、合法性、适当性或任何其他方面负责。这些链接或引用仅为用户方便而设置,并不表明我们对这些网站及其内容作出了任何认可、推荐或保证,或联想与这些网站的运营商有任何关联。您访问和使用这些第三方网站时,可能会适用附加或不同的条款和条件,您应仔细阅读这些适用于第三方网站的条款。
账号仅供会员用户用于获得联想产品和服务信息及相关支持。您不得将账号用于未明确允许的任何商业目的,例如,向第三方转售任何内容或信息。您应自行对您的账户、用户名或密码下发生的行为负责,包括通过账户发布或传送的任何内容。除非严格按照联想制定的和预期的要求获得积分,否则积分是无效的,您不得试图通过任何模仿符合要求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任何脚本、机器人或其他自动化手段)获得积分。
在注册和使用账户及相关服务时,您应遵守我们告知的所有可适用的使用政策,遵循所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并始终符合公序良俗及良好道德规范。您不得为任何非法、欺诈、不当或滥用的目的或以任何可能妨碍其他用户或损害联想或其他用户的任何财产,以及侵犯或妨害第三方权利的方式使用账户。
您注册账号时应遵守以下规则:
您在使用联想网站及相关服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则:
如联想基于合理判断认为您违反了本协议的任何规定,可拒绝您的注册或删除您已注册的账号,立即暂停或终止您对账户的访问。
联想可随时修改本协议的任何条款。您应经常访问本页面以了解最新的条款。如您不同意联想对本协议的任何修改,可立即停止使用您的账号。如您在联想对本协议做出任何修改后继续使用您的账号,则视为您接受联想对本协议的修改。
联想可随时通过包括但不限于网页公告、电子邮件、短信提醒等方式做出任何声明、通知、警示。该等声明或通知视为本协议的一部分,如您在联想发出该等声明或通知后使用本网站及相关服务,视为您完全同意该等声明或通知。
联想可能因系统更新维护、业务调整变化等原因随时变更、暂停或终止部分或全部网络服务(包括收费网络服务),联想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事先以适当的方式通知您,但不作为联想的义务。如您的账户或行为有任何违反本协议及相关使用规则的情形,联想可随时经通知或不经通知终止用户对账户及服务全部或任何部分的访问,无需说明理由,账户终止将立即生效。
您可随时注销账户。如您的账户连续180个自然日停止活动,我们将视为您已终止账户,联想有权在经通知您后注销您的账号。账户无论因任何原因注销后,您将不再享有联想会员的相关权益。未使用的积分或其他会员权益在账户终止后失效。联想将不就账户注销或禁止访问对会员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
您在注册及使用账户及相关服务时上传、存储、传输或接受的数据,其中可能包含您的个人数据(“用户数据”)。这些用户数据所有权利均由您保留,除为向您提供本协议项下相关服务的目的而使用外,未经您的事先同意和允许,联想不会自己或允许他人使用您的用户数据。
您通过账户及服务上传、存储、传送或接收的用户数据,视为您授予联想及其服务提供商一个全球范围的许可,使联想可以作为服务的组成部分并仅为提供和改进服务的目的,复制并以加密方式存储您的数据。您应确保您拥有所有必要的权利和权力授予上述许可。
为您的用户数据提供存储不是联想的义务,我们仅为用户方便的目的提供此项服务,为此,您知道并同意,联想将不对数据无论因任何原因被删除或存储失败承担责任。本协议终止后,您的用户数据将被删除且无法恢复。您应自行负责及时和妥善地对您的用户数据进行备份。您知道并同意,我们可能会对您上传或存储的用户数据的数量和期限设置限制。
您在此陈述和保证您的用户数据:(a)均为非保密信息;(b)是合法和安全的,对您的用户数据的浏览、下载或其他使用不会导致任何损失和损害,包括但不限于侵权异议、感染病毒、遭到黑客攻击、系统瘫痪等;并且(c)已经获得相关权利人的所有必要许可。
联想通过账户及相关服务提供的所有内容和材料,包括但可能不限于文本、图片、图形、图表、软件、设计元素、音视频资料等,均受相关著作权、商标和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这些内容和材料由联想和/或其许可方拥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和权益。
您不得为任何未明确允许的目的获取或使用相关内容和材料。除非联想事先明确书面许可,否则您不得出售、许可、出租、修改、分发、复制、模仿、传输、展示、实施、发布、改编、编辑或以任何其他未经许可方式使用联想网站的内容和材料,或制作这些内容和材料的派生作品。
除非联想另有明确,否则账户及服务均以“按现状”且“可用”为基础提供,无任何保证。在法律允许的最大限度内,我们明确否认任何包括但不限于有关适销性、适用于某个特定目的、权属以及不侵权在内的明示、默示及法定的保证以及任何有关安全、不中断、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及服务性能的保证。如相关法律不允许排除或限制某些默示保证,则相关排除和限制将不适用于您。
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您以何种依据(包括根本违约、过失、虚假陈述或其他合约或侵权方面的索赔)而有权要求联想赔偿损失,联想的责任仅限于实际直接损害或损失,且赔偿额最高为联想基于服务向您实际收取的费用总额。在任何情况下,联想均不对下列任何一项负责:(a)第三方就其损失或损害赔偿向您提起的索赔要求;(b)您的记录或数据的丢失或损毁;和(c)任何间接性的,偶然性的或附带性的损害或利润损失。即使联想已经事先获知有发生下列事项的可能性。此限制也适用于任何联想分包商和供应商。这是联想及其服务商和供应商共同承担的最高赔偿限额。如可适用法律不允许以合同方式对某些责任进行排除或限制,则在法律禁止的最大范围内,相关责任限制或排除不适用于您。
如用户对账户及服务的使用导致了针对联想、联想关联公司及业务合作方及其各自人员的索赔、要求、调查或处罚,您同意为联想、联想关联机构及业务合作方及其各自人员提供补偿和抗辩并承担由此导致的所有损害赔偿、成本和费用(包括合理的律师费),使联想、联想关联机构及业务合作方及其各自人员不因此受到任何损失和损害。本条款在本协议终止后仍然有效。
联想延误或未能行使或强制执行本协议的任何权利或条款,不构成对该权利或条款的放弃。如本协议的任何规定被判定为无效或不可强制执行,不影响本协议其他部分的效力,本协议其他部分仍继续有效。 本协议的签署及联想根据本协议向您提供的通知、披露等均可以电子方式进行。本协议项下联想通过网页公告、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或常规的信件传送等方式向您发出的通知自联想发送之日视为已送达。您对于联想的通知应当通过联想对外正式公布的通信地址、传真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联系信息向联想进行书面送达。 本协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法律订立和解释。因本协议执行、解释及与此有关的一切争议均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按其当时有效的仲裁规则裁决。此约定并不禁止联想为阻止或防止对本协议项下义务的违反向任何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禁制令或其他强制措施,联想申请禁止令或其他强制措施不需要提供担保。 关联公司是指被一方控制、或控制该方、或与该方受共同控制的机构。这里“机构”指任何公司、企业或其他法律实体。在本协议中,“控制”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拥有影响所提及机构管理的能力,无论是通过所有权、有投票权的股份、合同或其他方式。
初始发布:2024-09-12 最新更新:2024-09-12
本联想企业智能体使用附加条款(“本条款”)发布后将成为本网站《联想账号用户注册协议》(统称为“网站协议”)的组成部分,并与网站协议的条款和条件结合,适用于您对我们网站人工智能功能的使用。本条款未定义的术语与网站协议使用的术语含义相同。
1.0目的和用途。联想可能基于人工智能功能为您提供反馈,此功能仅限用于为您提供联想产品和服务信息及其技术支持信息。联想无意通过本网站为公众提供任何一般性互联网内容服务,您应仅限于为了解联想、联想产品和服务信息,寻求联想产品和服务支持的目的使用本网站的人工智能功能,我们可能会拒绝、忽略或屏蔽任何非为此目的的使用。
2.0您的内容。当您使用本网站人工智能功能时,可能会要求您输入您的内容,例如,文档、文本、图像或音视频文件等(包括任何输出参数,例如纵横比、样式等)(统称为“输入”)。本网站将使用您的输入来生成输出,例如,图像、文本、图形、音视频文件等(统称为“输出”)。除本条款另有规定者外,这些输入和输出均是您的内容,除本条款外,协议有关内容的规定均适用于这些输入和输出。
3.0输入。您应对您的输入负责。您声明和保证在使用本网站人工智能功能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协议中的要求承担信息安全和其他义务。您承诺不采取任何以下行为:
(1) 通过输入或其他方式,诱导生成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公共秩序、社会公德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输出,包括但不限于:(a)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b)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c)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d)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否定英烈事迹,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e)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的;(f)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g)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h)散布谣言、虚假有害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i)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教唆犯罪;(j)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k)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泄露他人隐私,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l)破坏国际关系以及国际和平稳定;(m) 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信息。
(2) 通过输入或其他方式,诱导生成不友善对话的输出,包括但不限于:(a)人身攻击及辱骂他人;(b)针对以下群体发表诅咒、歧视、漠视生命尊严等性质的言论,群体包括:不同特定国籍、地域、性别、性别认同、性倾向、种族、民族、健康状况、职业、年龄、信仰、残障群体等;(c)对他人进行诅咒、恐吓或威胁;(d)对他人创作的内容直接进行贬低性的评论;(e)对他人使用粗俗用语,并产生了冒犯;(f)针对以下群体发表偏见性质的言论,群体包括:特定国籍、地域、性别、性别认同、性倾向、种族、民族、健康状况、职业、年龄、信仰、残障群体等。
(3) 干扰联想服务的正常运行、损害联想合法权益。
(4) 其他违法或侵权行为,例如实施垄断或不正当竞争行为等。
4.0输出。您自行对输出的创建和使用负责,并确保输出符合我们的条款。您使用人工智能功能获得有关联想及联想产品和服务及支持信息,均基于您的输入创建和反馈。您自行对输出的创建和使用负责,并确保输出符合我们的条款。您使用人工智能功能获得有关联想及联想产品和服务及支持信息,均基于您的输入创建和反馈。
5.0使用规范。您不得删除或更改可能与输出内容一起提供的任何水印或标识(如有),或以其他方式试图在输出的来源方面误导他人,如您对外发布或传播输出的内容,您应当:(1)自行核查输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2)以显著方式标明该内容系由人工智能生成,以向公众提示内容来源;(3)避免发布和传播任何违反法律或本条款规定的内容。
6.0审核。联想可能会使用可用技术、供应商或流程来筛选和阻止任何不符合本条款规定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输入和输出内容进行审核、建立风险过滤机制、建立违法内容特征库等,以及对违法和不当内容采取记录、屏蔽或删除等措施。我们可根据自己的判断随时不经另行通知限制、禁用、暂停或终止您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的使用,但并不因此表明我们对您的内容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请勿输入您无意让联想审核的内容。您不得采用任何方式对抗或试图绕过联想的过滤或其他审核机制,此类规避审核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1) 输入难以辨识含义影响阅读体验的字符、数字及无意义乱码;
(2) 使用变体、谐音等方式输入违规信息;以及
(3) 使用复杂语义、长文本等方式以输入违规信息。
7.0知识产权及其他权利归属。我们基于您的输入反馈的有关联想、联想产品和服务及相关支持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及音视频等),其知识产权及其他权利和相关权益均归联想或联想的许可方拥有,除按本网站允许的目的使用外,我们并未授予您任何其他明示或默示的许可和权利。除此之外,您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已有知识产权及其他权利和相关权益(包括知识产权、肖像权等)始终归您或您的许可方所有,您对您的内容是否拥有相关权利和权益,由您自行判断及处理,我们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8.0内容使用的同意和许可。您同意,为改进本网站及相关技术,我们可以将您的输入、输出及其他生成信息做去标识化处理后再用于模型及算法训练,公开给其他用户并允许这些用户使用输入或输出来创建自己的内容。我们尊重并保护您的个人隐私。如我们为本条款的目的使用您的输入和输出,我们会对输入和输出中可能含有的个人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以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就您提交的输入以及相应的输出,您同意授予我们本条款规定的同意和许可,本同意和许可在本协议终止或到期后仍然有效。您应谨慎选择输入信息,特别是如果您的输入可能包含他人的个人信息,请务必取得相关方的授权或同意。更多关于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请阅读联想隐私权政策声明,详细了解我们如何收集、使用、保护您的个人信息。
9.0不得进行Al或机器学习训练。您不得自行或允许第三方使用从本网站人工智能功能(包括任何输出)接收或派生的任何内容、数据、输出或其他信息,直接或间接创建、训练、测试或以其他方式改进任何机器学习算法或人工智能系统,包括任何架构、模型或权重。
AI PC渐近:联想抢占第一入口
本文转自华尔街见闻,作者周源,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什么是AI PC,以及AI PC未来发展趋势,以飨读者。
“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正在改变一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和企业终端,并催生出全新产业。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未来的PC将是AI PC,未来的手机将是AI手机,未来的工作站将是AI工作站。”
12月15日,联想集团推出搭载具备AI PC特征的商用和消费级笔记本电脑,意味着PC产业进入AI Ready阶段。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2023年以来,尤其是第四季度,包括芯片商、终端整机商、AI大模型商和操作系统软件商等在内的PC产业生态角色,高度参与AI PC产业。这个全新产业的吸引力,就连智能手机移动SoC霸主的高通,也未能抵挡。
12月7日,联想与IDC联合发布业内首份《AI PC产业(中国)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AI PC做了明确定义。作为全新的技术产品,AI PC将成为个人AI助理。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首席战略官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阿木)表示,PC正在迎来第三次重大升级,有望再次成为AI普惠到每个人的首选终端。PC将让AI真正成为每个人的专属助理(Personal AI Twin)。
作为全新的技术产品,AI PC的兴起,同步催生新生态和新产业。站在PC诞生的第48年,展望未来,可以看到,AI PC将逐步替换传统PC。在此过程中,GenAI+PC具备的新技术红利,也将激发生态参与各方的商业价值增量。
IDC报告预测,2027年,AI PC占PC整体市场的比例将高达85%,成为新PC市场的绝对主流。
12月7日联想和IDC联合发布的《白皮书》,为AIGC与PC的结合指明了产业方向,以及以ChatGPT为开创性代表的AI技术商业增量价值。
《白皮书》对AI PC做了结构或模块定义。所谓AI PC,就是集AI大模型、应用和硬件设备于一身的混合体。
2023年12月,ChatGPT诞生一周年。在此之前,AI技术的未来图景虽然很美好,但是现实很骨感。业界没能找到可供元宇宙大规模落地的AI产业的技术基座。如今的当红辣子鸡英伟达,在ChatGPT发布前的2022年12月22日之前一年内,股价跌幅超50%,但在ChatGPT发布之后一年内,公司股价大涨2.2倍(截至12月12日收盘)。
由此,AI技术的落地方向,从超级概念元宇宙,具象成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也称GenAI,两者都是AGI(人工通用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的细分组成部分。
一旦业界明确了产业方向,那么其推进速度就会让世人惊叹。
ChatGPT发布(2022年12月22日)仅1个月,AMD就率先(2023年1月23日)发布锐龙7040系列平台,首次将CPU、GPU和NPU整合在一起。这颗芯片中集成的NPU,采用的Ryzen AI引擎,直接开创了AI PC的概念和应用。
从2023年初到四季度,AI大模型公司、PC软件开发商、芯片商和终端公司,都在大规模深度参与AI PC产业,意欲在这个新兴产业中占据先机。
12月15日,英特尔推出的AI PC处理器“酷睿Ultra”平台,算力是上一代的8倍,目前已适配超10款国内AI大模型。
12月7日,与联想和IDC在北京联合发布《白皮书》同一天(北京时间),AMD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发布专业面向AI PC的新一代笔电处理器——锐龙8040系列平台。
如果说英特尔和AMD原本就在PC领域深度布局并以此立业,那么智能手机SoC霸主也加入角逐,可见AI PC产业的吸引力。
10月24日,高通发布AI PC专用算力平台“骁龙X Elite”。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无论是英特尔、AMD还是高通,其AI PC的算力平台,都采用XPU结构,即CPU+GPU+NPU。《白皮书》称之为异构混合算力:主要目的是通过异构算力协同,为PC提供强劲并行计算能力。
异构混合计算,利用不同类型指令集和体系架构的计算单元组成本地计算系统,对不同的AI工作负载匹配相应的计算单元。由此,并行算力的飞跃使得PC能轻松执行复杂的AI模型推理任务,从而展现出更高级的智能性。
这就是AI PC的算力基础特性。有别于传统PC的CPU和GPU分列,缺乏NPU的算力结构。
除了芯片商积极参与,PC操作系统开发商微软、终端商代表联想,也对新赛道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
11月1日,面向365个企业客户,微软推出GenAI驱动的Copilot PC应用软件;10月24日,与高通发布AI PC专用芯片骁龙X Elite同一天,杨元庆发布全球首款 AI PC。
作为AI PC混合体组成模块之一的AI大模型商,在参与AI PC产业时,动作有所不同。
OpenAI开创的AI大模型生态,在推动AIGC普惠应用时,进展极为缓慢。
如此结果,一方面是大模型能力增长遇到瓶颈;更主要是原因在于,用户对个性化需求数据和行为数据存储在以公有云为载体的大模型中,有隐私安全疑虑。其中,C端担心隐私泄露,而B还多一项担心——商业机密不够安全。
因此,AI大模型商(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和科大讯飞等)正在推进两条并行路线:一是调整大模型的参数值和大小,以适应本地化部署的端侧需求,解决响应速度和安全隐私保护问题;二是构建不同规模的参数量级,支撑不同场景下的云端协同,实现体验优化。
其中,百度和科大讯飞主要力推端侧大模型;腾讯和阿里,主推云端大模型;华为则是以云端大模型为基础的端侧调用。
联想较为特殊。一方面,联想推出AI PC和个人智能体;另一方面,联想3S战略将企业B端服务作为转型方向,故而也推出面向B端的私有化大模型服务。
联想端侧大模型,有个专门概念——个人大模型,这也是业界少见的差异化产品。
11月21日,在一个主题为“预测与战略”的论坛上,杨元庆发表演讲时说,“大模型计算负载将逐渐由云端向边缘侧和端侧下沉,越来越多的AI推理任务将会在边缘和设备端进行,这使得个人大模型成为必要和可能。”
杨元庆结论的逻辑基础是:目前大模型用户规模还较小,大多数大模型都在算力较强的公有云上训练。未来,随着用户规模扩大,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响应用户需求的考虑,会越来越被重视,这就需要将计算负载向边缘侧和端侧下沉。
有必要指出,联想的个人大模型,实际上是个人知识库与本地大模型的结合体。
《白皮书》提到:大模型的计算负载不断从云端向终端下沉,公共大模型和本地大模型混合利用,组合形成个人大模型。
在用户产生需求时,通过联想推出的“个人智能体”入口,调取个人大模型的多种能力。用户以自然语言交互的方式,与个人智能体联动:依靠内嵌XPU架构的AI算力单元,AI PC为实现用户的意图,提供混合AI算力,并通过开放生态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中的意图应用需求。
若用一句话概括个人智能体的作用,即“承担着理解用户意图并同步完成分发”的重任。同时,也有着保护用户隐私安全的作用。因此,个人智能体就成为通过混合大模型(本地/云端)、混合算力(设备)和AI应用,去实现用户意图时,两者沟通桥梁的第一入口。
AI PC本身能通过个人智能体有效甄别和管理用户隐私数据,并通过本地化的模型与充足的AI算力,在本地完成大部分数据的处理与模型运算。只有在不涉及用户隐私的公共请时,才需调用云端服务。
有必要对用户通过个人智能体,调用其所联通的各项AI大模型能力的路径图,做个描述。
基于内嵌在终端中的本地AI大模型构建的个人智能体,在收到用户请求后,本地大模型能即时精准地理解用户意图,进而将意图转换为相应的任务,再做任务分解和识别,分门别类地查询本地知识库,再通过API接口调用生态圈合适的模型或应用,去执行相应的任务。
随后,设备、模型或应用执行完成任务后,再将相应的结果返还回给个人智能体,由个人智能体完成梳理和整合后,再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用户意图由提出,到解决的交互闭环的循环路径图。
任何产业的生态发展,都是一个动态概念。建立在AI PC生态基础上的新PC产业,各项价值和核心特征互相支撑,互相促进,逐步推动产业走向成熟。
但这个速度,可能远超原先的PC产业发展历史纪录。
AI PC的核心特征包括五个方面:用自然语言交互的个人智能体(第一入口)、内嵌个人大模型、标配本地混合AI算力(XPU结构SoC芯片)、开放的AI应用生态和设备级个人数据&隐私安全保护。
《白皮书》认为,AI PC的发展将分成两个阶段:AI Ready阶段和AI On阶段。这也是AI PC五大特征逐步落地、成熟、迭代的过程。
在AI Ready阶段,应当基本具备对AI任务更具针对性的本地混合AI算力硬件(XPU结构),能为AI PC的软件及服务创新提供基本算力保障,开启体验创新。
符合这个阶段特征的PC终端已经出现。12月15日,联想集团推出新款商用和消费级笔记本电脑,旨在开启新的AI体验,同时提升用户生产力、创造力和工作效率。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AI、ThinkPad X1 二合一以及小新Pro16 AI超能本和IdeaPad Pro 5i均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
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芯片升级计算架构,集成XPU结构的混合算力处理器陆续推向市场。这时候的主角是芯片商,他们研发的混合XPU结构的算力平台,将以更高能效比提升计算速度,并在运行过程中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软件与硬件两方面的积累带来产业跃变,AI PC就将进入AI On阶段。这时,AI PC就将具备完整的五大核心特征。通过与产业界的深度交流,华尔街见闻发现,2024年,产业就会进入AI On阶段。
因此,2024年,具备标准意义上的AI PC,在核心场景能提供划时代的AI创新体验,AI PC将很快成为每个人的个人AI助理。
随着核心技术创新、产品体验优化、AI应用生态繁荣,AI PC将会服务于更广泛的通用场景,从而实现端边协同计算和跨设备互联接力,甚至能基于个人数据和行为特征,在边缘私域环境下实现个人大模型的微调训练。
从2024年开始,符合AI On阶段标准,也即具备完备AI PC核心特征的AI PC将陆续进入市场。这能推动AI PC市场实现快速增长,为整个产业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因此,《白皮书》认为,2024年将成为AI PC元年,传统PC将加速升级成AI PC。
目前,上游芯片设计和制造商早已有动作。英特尔计划在2025年前,将为超过1亿台的PC加持AI特性。这家PC时代的芯片霸主,CEO Pat Gelsinger在11月初该公司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们相信,AI PC是未来数年PC市场的关键转折点,我们的每一款产品都会集成AI。”
在截至今年9月的财报季中,英特尔PC部门收入降幅为最近8个季度以来最小。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为此发表了乐观预期,“考虑到AI PC周期和微软Windows系统的更新周期,我们预计到2024年会呈现增长(走势)。”
专业市场调查机构也对AI PC产业的发展持有乐观期待。
据Canalys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AI PC出货量将超过5000万台。Canalys预计,2025年起,AI PC的采用速度将加快,到2027年,AI PC将占PC总出货量的约60%。这家市场调查机构还做出建议,应关注PC变革性产品推出所带来的投资机遇。
IDC报告认为,PC市场增量来自消费和商用两部分:在个人消费市场,AI PC将缩短用户换机周期,加速换机潮的到来,同时改变PC市场的用户人群结构;中小企业将借助AI PC加速智能化转型,优化客户体验,提升运营效率;大型企业的变化将体现于更长的时间跨度,AI PC 将长期与大型企业智能化转型相结合,充分释放企业内部活力。
据IDC报告预测,AI PC在中国PC市场中的新机装配比,将在未来数年快速攀升。2027年,AI PC占比将高达85%,成为新PC市场的绝对主流。